餐飲江湖,風生水起,代有才人。每天都有老餐廳倒閉,也有新餐廳崛起。
這是一個離普通人較近,市場越來越大,造富傳奇越來越多的江湖。
上半年疫情期間,餐飲業較受打擊。
恒大研究院數據顯示,僅春節7天,疫情就造成餐飲業5000億元的損失。
很多餐廳長達一兩個月沒有營業,現金流幾乎斷絕,不要說中小企業,連上市公司都撐不住。餐飲品牌西貝一度發出“現金撐不過三個月”的求救聲。
近期,一些港股、A股上市餐飲企業披露的半年報,也顯示出哪怕是餐廳巨頭們,都遇到了多年來的首虧、巨虧。
海底撈半年報顯示,疫情期間,門店關停近50天。結果2020年上半年營收97.61億,同比減少16.5%;凈虧損9.65億,跌幅超過200%。
全聚德上半年營收約3.13億,同比下滑58.77%;凈利潤同比下跌559.83%,虧1.48億。
九毛九上半年營收為9.50億,同比下降23.2%;凈虧損達到1.15億。
味千(中國)上半年關店36家,營收為6.92億,同比下跌約43.5%;凈虧1.09億。
9月發布的《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》顯示,2019年中國餐飲業收入近4.7萬億,同比增長9.4%。但2020年1-7月份,受疫情影響,餐飲收入只有1.8萬億,下降29.6%。
但餐飲業巨虧的同時,一些做速凍、搞食材供應鏈的企業卻逆勢上漲,如速凍食品領頭羊三全食品,上半年凈利潤4.52億,同比大增409%;號稱“撒尿牛丸第.一股”的安井食品,不但上半年凈利潤2.6億,增長57%,股價在年內更是翻漲192%。
有人關張歸故里,有人把酒開新肆。
餐飲業一直都是造富的重要賽道,2019年實現近4.7萬億的收入,產業規模全球第.二,并穩步向世界第.一邁進。
餐飲企業,也是所有類型企業中數量較多的,預估有近1000萬家。哪怕遭遇疫情,哪怕餐飲業閉店率高達70%、餐廳平均活不過兩年,依然不乏涌入的資本和創業者。